请问如何能成痢,多因湿热气血滞;脏腑积聚生冷多,脾胃不和饮食致。夫病又有脉证之相应者,有不相应者,有病久而重感于新病者,有外感风寒,而复内伤五志,病不以次入而乘传者,故当详审其受病之因,所病之苦,察其志意得失,神气存亡,饮食嗜欲,居处房劳,参合脉证,以意逆之,然又不可惑于病家之言而无果断也。
《灵枢》有缓、急、大、小、滑、涩之提纲,《素问》有左右、前后、上下之诊法,盖以形身之上下四旁,以应天地六合之道。歌括∶产后气血太虚弱,频频遗尿难固摄。
麻木原来有浅深,亦有手足及周身;麻是气虚知痛痒,补中益气可相亲。曰∶此不经之语耳!夫医道始于黄岐,脏腑血气之生始出入,非生知之圣,孰能究其精微?
予以为世代相传,又能读书好学,犹簪缨世胄,士之子而恒为士也。 《杂症论》云“自汗阳亏,盗汗阴虚。
如里气一松,外邪即陷入矣。此皆郁极乃发,以承所亢之意也。
始焉求其受病之本,终焉蠲其为病之邪者,无出于此也。如毒盛而起发不快,日可服二三次。